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观看黄梅戏进校园活动——青萌文学社学生作品辑其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7  浏览次数:643
黄梅戏进校园(作者:204祁赛)
      有人说,不会唱黄梅戏,算不上真正的安庆人,此言不虚。在安庆城区,无论男女老少,谁不会哼唱几句“夫妻双双把家还”呢?白发苍苍的老人唱戏,不足为奇;年幼的小孩更是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趋势。
       2017年9月24日,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去“石化俱乐部”观看黄梅戏展演,一群群可爱活泼的孩子用他们那淳朴童真的嗓音向观众们展示了黄梅戏的韵味:《打猪草》、《山穷水尽疑无路》、《民女名叫冯素珍》······表演者的嗓声或轻柔婉转,或高亢激昂,现场掌声迭起,戏曲的魅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是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它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而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身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因此黄梅戏演的是淳朴,唱的是淳朴,说的还是淳朴······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在戏中懂得了朴实,像泥土一样,毫无杂质。
      黄梅戏之形,应得人欣赏;黄梅戏之神,应得人弘扬。愿黄梅戏得以发扬,让真善美遍布天下。

艺海拾贝(作者:205方静仪)
 
       星期天下午由学校组织的文学社社员在曹老师的带领下 前往石化俱乐部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黄梅戏演出。
       到场之后只见帷幕在悠扬的乐曲中徐徐拉开,显目的大字映入眼帘“黄梅戏进校园”。大家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由此可见黄梅戏的感染与魅力之大。
       我虽是生长在长江岸边、地处城郊东边的地道的黄梅戏乡人,但我从未刻意地学习如何唱戏、赏戏,以往每年端午节村里都要举办龙舟赛,偶尔也请来戏团班社为乡亲们演出黄梅戏,我也只是上千凑个热闹,跟着大家伙随意看看,什么唱念做打全然不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是高二的学生了,阅历与日俱增,欣赏水平也有所提高,看过了今天下午的黄梅戏专场,更加浮想联翩。小演员们不仅唱腔优美,而且道白也是字字清晰。特别是《小辞店》中的卖饭女一段唱词如泣如诉,让我久久回味其中,尤其是其中的“歌好比顺风船,扯蓬就走,又好比屋檐水不能久留”:这个“水”字此时用得妙极了,那屋檐水乃无源之水,商人蔡鸣凤不念卖饭女往日之情 执意返乡,卖饭女依依不舍,用一个“水”字将关爱不舍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戏曲的文化底蕴相当丰厚。去年我学二胡的时候,老师曾教过我这首戏曲的唱段,这首《小辞店》的生动唱词用黄梅戏那优美的曲调去承载,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加上该剧种的众多名角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完善,赋予其极具魅力的演唱和表演,已使这出小戏显得浑然得体。没想到今天这个小学生也唱的如此好,真让我钦佩不已。
       黄梅戏是我们安庆乃至安徽的名片戏曲,经过诸位前辈的努力已把它发扬光大,成了传唱度最高的曲种之一,现在又有了黄梅戏进校园的活动,也是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加以发扬并传承。作为我个人,今后更要学好各门课程,在课余时间练好二胡,拉好黄梅戏调,将传统优秀的黄梅戏乐曲传承下去。

观《戏曲进校园》有感(作者:204严婧)
 
      前几日,我校文学社成员在石化俱乐部共同感受了一场属于黄梅戏的视听盛宴。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过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的雏形。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祯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不仅有这样悠久的历史,而且它的曲调优美动人。石化俱乐部舞台上的这场表演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节目个个精彩绝伦。不仅如此,少年们的演出还让我们看到了黄梅戏的优良传承,在这个青少年更多听流行音乐的时代,这样的活动让我们青少年可以多多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了解中国戏曲的传统文化,也为我们的中国戏曲文化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学生频道
点击排行